图·亮证逼迫现场
伴随着防城港通报“亮证”事件,舆论对事情本身的讨论强度正式开始衰减。虽然关于通报的细节舆论层面颇有微词,但是按照惯例,官方已经下场澄清,当事人也握手言和,再大的事情估计也就这样了,起码从舆论上来讲,“亮证”事件这就算基本结束了。
因为,对于女司机是谁?证件哪来的?为何知晓男司机身份?男司机报警后为何未出警?为何民警上门要求删视频?这些核心细节追问,大体来看,通报中也能圆说清楚。所以舆论死盯“亮证通报”,就实际而言已经没有太大触动和意义。
但这不等于说“亮证事件”彻底结束了。一定程度上,通报出来后,舆论平息后,事件本身的价值才真正可以溢出。要知道,我们能等来通报,其实就已经说明舆论胜利了,起码逻辑上形成“交代闭环”。
而能有这个结果,最直接的原因是,男司机对事情经过“留痕”了,并且“上网”了。坦率地讲,但凡男司机没有“留痕”和“上网”,这事真的很难说。所以作为男司机真的要感谢行车记录仪,感谢社交媒体。因为没有这两样,很可能结局会是被当场为难后,还要被长期为难。
所以,强调要学会“留痕”和“上网”,并不在于说死盯“亮证通报”不重要,而是没有“留痕”和“上网”,都没机会看到“亮证通报”,更别说死盯了。不得不承认,我们正处在一个公共维权的时代里。即便有时候并不能都成功,但总比过去强一些。但是,也只仅限性质没触动大尚方的情况。
说到“留痕”和“上网”,不是会拍会刷(视频)就行,关键是要抓住核心问题,触动主要情绪。要不然很难出圈,很难迎来所谓的官方下场。另外最主要的一点是,作为被动和弱势的一方,既要不卑不亢,也要动动脑子。
尤其面对飞扬跋扈的耍权者,可以言语强势,但不要正面硬刚。只要能扎实“留痕”,一旦“上网”对方基本见光死。如此强调,并不是真要把对方怎么样,而是当自己受到伤害和威胁时,留个保护自己的后手。
还有就是作为秩序的维护,大家一定要敢于基于常识去对抗耍权者,因为只有大多数人不怕耍权者,耍权者才会敬畏手里的权力。否则越是忌惮耍权者,“亮证和摇人”的操作越泛滥。就此我们必须向男司机致敬,这是属于他的胜利,也是属于舆论维权的胜利。
至于回到情况通报和平息解决上,也敬告相关部门的笔杆子们,不要老想着灭火,更重要是取得舆论信任,否则小心思越多,越难解决背后的真问题。很多事情,不要想复杂,尊重常识往往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说到底,错了就是错了,黑的说不成白的,讨巧解释只会激起更多反感,毕竟都是一个脑瓜吃饭,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更何况千万双眼睛盯着呢,即便群众的眼睛不都是雪亮的,但是群众的期待每一次都是一样的: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
最后关于“坏事家属”,我们也不妨说几句。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权力是可传递的,可辐散的,“坏事家属”才会很熟练的“亮证”或“摇人”,甚至可以毫不夸张讲,“亮证女司机”嚣张过很多次了,只不过这次踢到钢板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社会的钢板越多,舆论的刚人越多,耍权的官人和“坏事家属”就越少。因为权力的守恒是需要各方制衡的,甚至绝大多数时候,是此消彼长的。并且作为寻常百姓,其实只想不遇事,不惹事,但是我们也不要怕事。尤其是被权力者冒犯时,一定要扛住压力,学会全面“留痕”,第一时间“上网”,因为这是保平安最直接的方式,没有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