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台湾省顶不住了,现在求大陆救命来了
2025-08-05,特朗普签署对台输美商品加征20%对等关税的行政令,两岸三地金融市场顷刻巨震:台股开盘重挫350点,新台币跌破“30元”防线, 出口产业一夜变天。
这一次,美国不仅没有给“老朋友” 任何特殊待遇,反而让日本、韩国和英国享受更低关税,把 牢牢锁定在“第二梯队”高税墙之内。 产业界万马齐喑,6800家出口企业面临断崖式考验,橡胶、金属加工等中小厂更是积弱难返——毛利率本就微薄的3%-4%,遇上20%的关税冲击,大批企业称“只剩喝西北风”。
但更让人错愕的是,为争取降税,台当局不惜端出4000亿美元的投资礼包,甚至进一步开放美国瘦肉精牛内脏进口,却依旧换不来预期中的优待。
赖清德信誓旦旦关税为“暂时性”,但从决策到谈判,外界所知寥寥,连立法机关都被彻底晾在一边。舆论瞬间沸腾,中国 与民众党联手炮轰“黑箱操作”,有立委直言:“人民只能当哑巴亏。”
经济数据展现冷酷现实: 对美出口依存度高达40%,但真正利润来源却在大陆。2024年两岸贸易额近2930亿美元,涵盖半导体、机械、农渔产品等方方面面。
危机当头,不少厂商开始调整路线。有人索性绕道将半成品运回 加工再销美国,有人则直接喊话,希望大陆给台企“零关税出路”。旺旺、中钢等企业高管感叹:机器停工才明白大陆市场到底有多重要。
在大学学者与基层企业家间,重新思考产业选择的话题日渐升温。不乏有学者主张“两岸回归善意,以经济疏通民心”,也有人直言“抗中保台不过换来洋人的高关税和本土企业的落泪”。高雄果农拉横幅抗议,电子业悄然调查越南、印尼替代方案,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除了大陆,根本没有同量级的供应链。
抬头望向台海,岛内对大陆市场依赖高达43.2%,但去年对大陆出口却暴跌18%。其中症结大家心知肚明:政治脱钩、贸易限制、两岸交流渐行渐远,让 在美中博弈中左右为难。
当岛内高层宣布从未被大陆统治,解放军却同步举行“联合利剑-2024A”环岛演习,街头20万人抗议政策失当,这一切让经济困局愈加扑朔迷离。
本以为跪美可以“求生”,结果换来重税和侮辱,是否终于应该醒醒:美国关税排序无情,台海经济真正“避风港”究竟在哪里?面对危局,是任由自己沦为棋盘上的耗材,还是勇敢直面两岸现实?2025年的夏天,这个选择已经无法回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