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钧1937年出生在江苏苏州,那时候国家乱糟糟的,他小时候也没啥好日子过。1955年,18岁就参军了,进了部队后很快就入了党。接着1958年提干,当了军官。一步步爬上来,到1975年,38岁就当上坦克团团长了,在广州军区算是最年轻的之一。
当团长后,他管部队管得严,不搞那些歪门邪道。有一次老乡想走后门提干,带了烟酒特产来,他直接从楼上扔下去,还处分了那人。从那以后,没人敢在他这儿玩花样。
他的媳妇在军区医院当护士,离驻地不远,就七八里路,但他规定媳妇半个月回家一次,还得自己骑自行车,不许用公车。有回媳妇用了车,他还让她自己交油钱。这样的作风,让部队风气正,士兵们训练起来也带劲。
1979年,边境那边越南老是惹事儿,侵犯柬埔寨,还在中国边上闹腾。中国决定反击,2月17日战事就开了。东线是广州军区许世友指挥的,包括41、42、43、54、55军和50军一部。
朱富钧的坦克团属于独立团,2月19日接到命令,从广西龙州水口关出发,配合42军125师,沿越南3号公路打复和县城。出发前开了誓师大会,朱富钧讲了话,说谁后退他的枪不认人,如果他后退大家也可以开枪打他。这话鼓舞了士气,全团上下都憋着股劲。
部队进了越南,当天晚上拿下311高地。接着往前推,路上甘蔗林里藏着越军小股部队,用机枪火箭筒打坦克。坦克团没时间纠缠,加速通过,步兵伤亡不小。到了复和附近,地形复杂,公路窄,两边石山上全是越军阵地。
在一个弯道,先头部队被堵住了,朱富钧让一营一连和反坦克队清敌,还派二连涉水过巴望河,怕桥被炸。但二连到河对岸发现堤太陡,上不去,只能河里转悠。朱富钧又派敢死队摸过去,拿下桥,让主力过河。
过河后,任务变了,配合125师374团打203高地、大弄公安屯和糖厂,然后占复和县城。守敌有越军567团加上独立营啥的,三千多人,仗着山高地险。坦克团到哥新时,越军从高地往下打,炮弹到处落。副团长蔡国雄带人冲上一个高地压制火力,朱富钧观察后,让坦克炮轰西北高地敌炮位,一顿炮火把那儿炸了,敌少校都被炸飞了。
刚清完哥新,又来命令,说125师指挥部在巴脱被围,让朱富钧带坦克连去救。他留副团长带主力,自己带两个连沿公路冲。结果地形不熟,通信落后,冲过了巴脱,进了弄哥那地方是通谅山的要道,越军设了三道防线,暗堡37个,壕沟地雷到处是。坦克团孤军深入,被围住了。朱富钧让以排为单位占位,火力支援步兵冲,但坦克一辆辆被打坏。
这时候上级电报说情报错了,指挥部不在巴脱,让撤回。撤的时候,一发火箭弹打中朱富钧的装甲车,司机死了,他重伤。他把指挥交给一营长张发成,让带队撤。张发成想背他,他不让,说不走就枪毙。接着一发炮弹炸了,弹片打中他头部,他就牺牲了。张发成把遗体藏山洞里,做了标记,用树枝盖住,然后带剩下人走了九天,找到大部队。
张发成汇报了弄哥敌情,当向导带部队打回去。炮兵根据情报急袭,拿下弄哥。然后张发成带人找遗体,山洞多,地形像,花了一天多才找到。因为越南热,遗体腐烂了,脸认不出,头上蛆虫爬满。张发成他们一看,眼泪直流。
朱富钧是那场战事里唯一牺牲的坦克团长,军区领导难过,专门买了好棺材,把他和同牺牲的42名部下安葬在广西龙州烈士陵园。他的墓是4区5排12号。牺牲时他42岁,留下了8岁儿子和媳妇。媳妇湖南人,后来一个人拉扯儿子,没再嫁。儿子朱胜强90年代考上装甲兵工程学院,现在是装甲兵控制科学与工程专家。
战争就是这样,情报一错就全盘乱。朱富钧带队冲在前头,结果中了埋伏。越军在那儿设防严实,坦克再牛也顶不住密集火力。找到遗体那状态,说明战场上啥事都可能发生,尸体放几天就变样了。军区后来总结教训,加强通信和情报工作,避免类似事儿再来。朱富钧的牺牲,让人想到那些年边境的苦日子,士兵们天天面对生死,家属在家等消息。
其实呢,对越战那会儿,中国刚改革开放,国内百废待兴,还得应付边境冲突。朱富钧这样的干部,平时严于律己,战时冲锋陷阵,体现了军人的本色。他的故事在部队流传,教育后辈。儿子接班当专家,也算延续了家风。烈士陵园现在成了教育基地,不少人去祭扫,缅怀那些付出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