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首届“小足印·大城记”城市见面·全国儿童友好艺术嘉年华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开幕,来自全国40个城市的儿童用画笔、镜头和巧手,绘出心中家乡的模样。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将持续到10月7日,活动期间,40个城市的儿童艺术作品将在南通地铁20个站点同步展出,展现儿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造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南通地铁体育公园站外广场变身童趣盎然的艺术海洋。城市友好主题文创市集与南通本地文创、非遗、苏超等约30个摊位集体亮相。市集现场人头攒动,各地特色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来自青岛的严茂玲小朋友带来了自己绘制的青岛地标帆布袋。“青岛市公安局在一幢德式建筑里,红色的屋顶非常有标志性,我觉得它最能代表我们青岛建筑。希望南通市民朋友能到我们那边游玩。”严茂玲说。
据介绍,嘉年华以“儿童艺术+城市人文”为核心,秉持“儿童为本、城市共生、东方美学”理念,通过展览、互动、公益三大板块展现儿童视角下的城市魅力。孩子们以画笔、镜头和巧手解构城市文化基因,开启了一场跨越地域与代际的文明对话。
本次活动创新性地举办了全国首创的“地铁移动展陈”,40个城市的儿童艺术作品在南通地铁20个站点同步展出,并持续至10月7日。在体育公园站内,现代快报记者看到来自哈尔滨的周效麒小朋友设计的“冰凌放映厅”作品。作品采用硬纸板,搭出了老房子框架,配上了用硬纸板制作的雪花。作品上贴满了哈尔滨的冰雕照片和周效麒绘制的哈尔滨老建筑,展现了他眼中的哈尔滨。“这个作品就像一个小小电影院,展示了我们黑龙江的故事。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大家感受到黑龙江的温暖和热情,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来黑龙江玩。”周效麒说。
活动特邀中国儿童中心美术教育专家龙念南、教育部“国培计划”讲师孙智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教师曹茜等国内美育学者参与,共同探讨儿童艺术与城市发展的融合路径。专家们对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创作赞不绝口,认为这些作品展现了当代中国儿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造力。
本次嘉年华期间还将举办多场儿童艺术工作坊、城市文化沙龙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开幕日同步启动了“城市艺术对话日”和“艺术赋能行动日”系列活动,为儿童艺术创作与城市文化建设搭建了重要平台。
崇川区文旅局副局长陈翠芳介绍说,“艺术赋能行动日”期间,南通大生众创街区将设立全国首个儿童艺术品交易中心,并举办公益拍卖会,所得全部捐赠“美丽中国”乡村美育支教项目。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儿童艺术创作提供了展示平台,更实现了艺术价值与社会公益的有机结合。同期,崇川区文化艺术中心将携手本地艺术机构联袂推出本土儿童艺术联展,七百余名怀揣艺术梦想的小艺术家将通过氤氲东方韵味的水墨作品、勾勒细腻线条的线描创作、巧思独具的艺术立体装置等生动展现城市文化、传递艺术魅力,彰显南通“教育之乡”深厚的美育底蕴。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2月,南通成功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近年来,南通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立足儿童“一米视角”,围绕“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天真的童心、烂漫的童趣、快乐的童年”目标,从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江海文化等方面持续推进。
作为南通主城区,崇川区积极建设示范性儿童友好社区,推进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先后建成南通首批崇川经济开发区三桥社区、唐闸镇街道高店社区两个示范性儿童友好社区,惠及辖区内1200余名儿童。本次艺术嘉年华的举办,正是崇川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为全国儿童艺术交流搭建了优质平台。
通讯员 陈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花宇
(主办方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