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看见一条热搜,说“不补课的孩子后劲大”,我差点没把刚喝下去的黑咖啡喷到键盘上。
你说这事儿要搁十年前,那还真挺振奋人心的,属于那种“只要肯努力,人生总能逆袭”的版本励志。但搁到现在,别说逆袭了,连个补课班的招生简章,你都得看出阶层固化的味道来。
说白了,现在的孩子啊,根本不是在读书,是在跟整个培训行业玩命角力。
你家孩子不补?
别逗了,你不补别人补,到头来只是把“聪明”从天赋变成了刷题的肌肉记忆,然后谁刷得多谁分高。
于是乎,所谓的“后劲”,就被裹挟在一堆教辅资料和一沓卷子里,活活勒成了纸片人。
一、“卷”进重高的,大多是炮灰
我见过一种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初中时被夸“天才”的学生,一进高中就像得了学术低烧,怎么补都提不起劲儿。
不是他们不行,是前期把所有“潜力”都提炼成了分数,挤干了。
就像你拿一头千里马天天拉磨,拉到中考完,腿一软,倒地不起。还没等它跑到跑道上,就被别的驴子嘲笑:“不是说你千里吗?来啊,赛啊!”
真讽刺。
重点高中的门槛,被一次次模拟考、一轮轮卷子调高成了一道可望不可即的围墙,孩子们从里面出来时,一个个像在夜市里加班12小时还没吃晚饭的小贩——神情麻木,心力交瘁。
我有个亲戚家的儿子,初中三年补了五科,寒暑不歇,堪比住校部队兵王。中考刚结束,他妈带他去云南放松一下。
结果刚下飞机,他哭了。
不是感动,是恐惧。他说:“妈,我是不是落下作业了?我是不是错过下学期的预习了?妈,我是不是要挂科了?!”
你瞧,这哪是个孩子,这是行走的题库综合体。最后进了本市第二梯队的重点高中,第一学期月考倒数第七,自己看成绩那一刻,终于笑了。
他说:“我终于不是第一了,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二、真正有“后劲”的,是那些一直在学的人
有种孩子,不太引人注意。
初中成绩中上,不怎么补课,周末打球打得风生水起,玩手机也不避着爸妈。有时候一套卷子错一大堆,老师还皱着眉头念他“你行不行啊?”家长着急,孩子却一副“老子有时间”的派头。
但正是这种孩子,往往进了高中就突然“疯长”起来。
你说奇不奇怪?其实真不奇怪。
因为他们的“思维肌肉”还在发育,他们没被提前喂饱,所以胃口还在。他们的脑子像一口慢炖锅,不急着上桌,但味道慢慢沉下来,就香了。
我高中同桌,初中在乡镇学校,没补课,周末骑牛放羊。
中考前一周才弄清楚什么是三角函数,结果侥幸上线,进了重点班垫底。他爸妈见面就叹气,说这孩子没救了,考大学可能得靠户口。
谁料这哥们高一上学期就像开挂了一样,数学年级第一,语文进步60名。问他秘诀,他说:“原来三角函数不止用来解题,还能画图,挺好玩。”
语气轻得像在说下雨要带伞。
高三结束,他成了市理科状元。他妈后来哭了三天,说:“原来那时候他不是不行,是没补过。”
三、教育的剧场效应
“剧场效应”这个词很妙,你坐电影院,前排的人站起来看,后排的人就不得不跟着站起来。一个人站,是异类;所有人站,就是规则。
补课也是。
你不补,就得看别人孩子带着题海冲刺;你一补,就被拉进高效重复的流水线里,成为一颗标准的教育螺丝钉。
可怕的是,这种机制不会问你想不想。它只看你敢不敢。
我邻居家女孩,初二成绩前五,妈说:“她天资聪慧,补课反而破坏节奏。”结果开学两个月,班上突然转来一个重度培训生,题目见一个会一个,连英语听力都能背诵。
她妈慌了,半夜给老师发微信:“老师你觉得她要不要补一下?是不是落下来了?”老师回:“可以试试,我们有一对一。”
补了半年,女孩成绩掉到第十,焦虑指数飙到全班第一,晚上梦见自己拿着答题卡走错了考场。
最后,她妈认了,说:“算了,我们不和别人比了,输也输个体面。”
你看,补课从来不是为“超越自己”,而是为了“别被别人超越”。谁站起来你也得站,那种窒息感,比成败更让人抓狂。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究竟该不该补课?或者说,我们该怎么对待孩子的“后劲”?
其实关键在于:节奏、认知、选择。
节奏,是每个孩子天然的时间表。有人早熟,有人晚开。强迫提前长大,只会让孩子像拔苗助长的水稻,最后空心。
认知,是家长必须更新的操作系统。你得知道,高分不等于高能,补课不等于能力,跑得快不一定跑得远。
选择,是我们最该珍惜的自由。如果你能为孩子守住“不卷”的权利,也许他不一定能赢得中考,却能赢得人生。
所以,“什么样的孩子进入重点高中后劲大?”——
我的回答是:那个没有被补课掏空心灵,依然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
他不是被逼着跑,而是想跑,并且,知道为什么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