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带回教室的,带给孩子的,将是更辽阔、更深邃的世界。
作者 | 汤 勇
目前正是暑假季!
这段时间一直在外行走,接触了不少老师,也听到一些老师的埋怨,尽管放暑假了,他们却陷入“假而不假”“假而不休”“假而疲惫”的困境与状态。
一个又一个的各种业务培训应接不暇;被安排暑假看校值班,既无奈,又无力;每天防溺水的打卡、宣传、提示,甚至在烈日下戴着红袖章、举着小旗的巡河、巡江、巡堰塘,让老师苦不堪言;各种行政表格填写、数据收集统计,名目繁多;假期对学生的普遍家访,走家串户,拍照上传;本是自愿参与的暑假托管服务,在有的地方完全被异化成一种变相强制……好端端的教师暑假,竟这样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暑假是教师的法定假日,是一段难得的放松时光,也是平日里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忙忙碌碌所欠下的休闲、睡眠、亲情、陪伴、健康等的一个偿还期。
老师们利用这难得的一段时间,陪陪家人,享受温馨的家庭时光;与老友相聚,同话友谊,共聊人生,分享生活点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垂钓、品茗、读书、观影、旅行,调节调节身心,缓解工作的疲惫;看看医生,查查身体,治治平时没有时间顾及的病痛,由此以更饱满的精神和健康的身心迎接新学期。
这是暑假的本义,也是多么美好曼妙的事情。然而教师的暑假却被无情地肢解。
教师的暑假之所以被支解,一方面是教育的责任边界模糊,把不该背的猴子背在了自己身上,把很多本该属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责任都转嫁到学校教育头上,以至于扛在了教师的肩上。
比如,防孩子暑期溺水,既然放假了,孩子回家了,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应该是家长,家长必须做好看管与防范,现在却稀里糊涂、“一厢情愿”地落实给了一线教师,让教师在假期里发通知、收回执、搞巡逻,逼着教师一个人长出几十双眼睛,去盯住几十个家庭的动态,在放大教师的无限责任中,无限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也蚕食教师的假期,这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极不正常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严重的形式主义对老师的折腾,既无形加重了教师的假期负担,又让教师的假期严重缩水。
比如,教师暑假值班,对于过去“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校园基本靠守”的年代,为了保护校产、应对突发情况、处理紧急事务,安排教师假期值班倒有必要。而在如今校园智能化、安防系统全面普及的条件下,并且学校都落实有保安人员,这个时候还要安排教师假期值守,“为值而值”,这是不是一种形式主义呢?我听到有老师调侃,“安排教师假期值班,是害怕操场被切分了,还是担心教学楼被挪走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安排教师假期值班的情绪化表达。
还有就是一些学校管理僵化落后,在管理上一味地刷存在感,通过在假期安排一些低效会议、无效数据、过度留痕的资料、关联度不大的培训学习,乃至于没有任何意义的工作任务,来展示权威,证明自己的价值,更打乱了教师宁静的暑假。
教师的暑假,从来不是“带薪休假”的福利,而是教育工作的必要缓冲。若没有充足的假期,让教师调整、沉淀、排解、纾缓、充电,以及休养生息,何来身体的安康、精神的饱满、心灵的丰盈?何来教育生活的恬淡闲适、舒缓自在、从容优雅?何来教师职业的尊严幸福、光鲜亮丽、神圣崇高?
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教育需要“留白”,教师更需要“呼吸的空间”。这个“呼吸的空间”,不该是塞满的行李箱,而应是灵感生长的缝隙;不该是偷懒的借口,而应是专业自主成长的氧气。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自由时间是教育质量的根基。”
当我们允许教师在暑假暂时放下红笔拿起钓竿,暂时离开讲台走向山川,暂时关掉班级群听蝉鸣,暂时摘下工牌背上行囊,暂时把教案压在箱底看晚霞,暂时把课程标准遗忘与自己对话,新学期站在讲台上的,将不再是一具疲惫的躯壳,而是一个带着生命气息、晒痕里藏着鲜活故事的高贵灵魂,他们带回教室的,带给孩子的,将是更辽阔、更深邃的世界。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工作。教师不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而是塑造灵魂的匠人。
剥夺教师的完整假期,不仅透支的是教师的身心,以及教师职业的幸福,而是透支的是教育的规律、教育的未来;对教师暑假的保障,不仅关乎教师权益,更关乎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明天。
当教师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完整暑假,他们将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愉悦松弛,给教育带去更多的温情美好。
少一些负担加持,多一份人文关怀,还教师一个完整的暑假。这,或许才是对教师的真正善待,对教师职业的真正尊重!
应该是2023年,我曾写过小文《请给老师一个完整的寒暑假》,在层层为老师减负,减负呼声此起彼伏,日益高昂的当下,再次呼唤:还教师一个完整的暑假!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
来源 | 汤勇晓语
编辑 | 白衣
(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